科技赋能青岛企业技术需求对接路演活动成功举办

    2025-11-18 11:36:11 作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0

  为深入构筑精准、高效、务实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实现深度对接,促进创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机衔接,11月16日下午,作为首届特种食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赋能青岛企业技术需求对接路演活动”顺利举办。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庆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宋晓,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炳波出席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相关单位指导下,由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及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

  孙庆杰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作为一所立足青岛、服务区域的高等院校,青岛农业大学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依托深耕产业一线的科研团队,在现代食品加工、种业创新、智能农业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多项特色鲜明的科研成果。他表示,此次路演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机制,促进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在深入洽谈中激发合作潜力,推动共赢项目的落地实施。

  宋晓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推进与发展质量。作为兼具大城市与大农村特征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构建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打造了“36111”稳产保供体系。本次路演作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将有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的协同整合,助力特种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于炳波在讲话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关键意义。本次活动致力于打通信息壁垒,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的精准匹配与高效对接,构建从创新源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会上,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宏瑞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中一监测有限公司、青岛鑫复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惠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代表,围绕技术瓶颈、需求方向与合作愿景进行了需求发布。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及通标标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等九所高校院所的十三位专家学者,分别就核心技术与成果转化路径进行了专题推介。随后,与会企业代表与科研专家开展自由洽谈,现场达成四项合作意向。

  在当前创新体系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对市场痛点与技术瓶颈具有敏锐洞察;高校则作为创新源头,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活动现场,江南大学陈龙研究员系统介绍了该校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八项产业技术成果,涵盖益生菌资源开发、淀粉功能调控等关键技术,致力于推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我校园艺学院副院长、山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新富教授展示了“生态低碳茶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园艺学院梁潇博士介绍了苹果新品种“福星”;农学院乔利仙教授汇报了花生高油耐盐碱种质创制技术及新品种选育进展;资源与环境学院梁斌教授分享了“智慧水肥一体化装备与技术”研究成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曼教授则重点推介了“特需主食与功能配料创制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相关成果。

  企业方面亦提出多项具体研发需求。青岛鑫复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大明就芽孢杆菌生物防控、气调包装保鲜技术及高阻隔包装材料等方向表达了合作意愿,期望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发挥青岛农业大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深化服务青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青岛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五月印发《青岛农业大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迈入新阶段。本次路演活动系落实该方案、提升特种食品产业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高效对接,校地、校企各方共同构建了协同创新与长期互信的合作网络,有效促进了优质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