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学院省杰青谭玉龙教授团队开发新型级联反应抗菌方案

    2025-09-20 22:32:06 作者:文/谭玉龙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0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杰青谭玉龙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Small》(一区,TOP,IF=12.1)在线发表题为《Glucose-Activated Fe-Cu Dual-Ion Nanozyme Cascade Reactor with Photothermal Enhancement for Antimicrobial Therapy in Diabetic Wound Healing》的文章,设计了一种具有高抗菌效率和载药能力的葡萄糖激活纳米反应器(FCSGP NPs),以增强对致病微生物及其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

  在高糖条件下,本研究设计的纳米反应器通过消耗葡萄糖引发连续级联反应,从而增强抗菌作用。葡萄糖氧化酶(GOX)介导的葡萄糖氧化级联产生 H2O2(用于芬顿反应)和葡萄糖酸(用于调节 pH 值),协同增强化学动力学治疗(CDT)。由此产生的酸性微环境加速了FCSGP纳米反应器的降解,引发了谷胱甘肽(GSH)诱导的Fe和Cu离子的释放,随后催化与H2O2的芬顿样反应,生成高反应性的羟基自由基(•OH)。此外,FCS 介导的光热(PTT)效应诱导局部热疗,同时增强 GOX的活性并实现协同 PTT-CDT。这种联合作用在没有外源性H2O2 的情况下根除生物膜相关感染,在临床可以加速伤口愈合。通过利用这些协同级联反应,这种基于内源性酶的策略为医药与食品领域抗菌应用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平台,也为生物催化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谭玉龙教授,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带领团队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生物被膜防控方向的研究,探讨了多种抗菌活性物质的抗生物被膜作用机制,并针对性地应用双靶向策略,力争解决医药与食品领域生物被膜耐药性难题。同时,积极尝试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致力于开发抗生物被膜的相关产品,应用于食品、医药与宠物行业。

责任编辑:车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