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1 00:00:00 浏览数:0
程凡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83年2月生。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专业负责人、学位点负责人。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果蔬菌采后生理与贮藏流通技术开发;生鲜食品加工与综合利用;食品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葡萄酒分会委员;山东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青年委员会委员;国际蘑菇学会产后专家工作组成员、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山东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专家。
联系方式:150-9216-1193,cfs1225@126.com
一、教育工作经历
2022.03-今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12.07-2022.02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19.09-2020.10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农业与食品学部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07.09-2012.07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硕博连读
2003.09-2007.07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
二、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等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部分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列表:
1.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采后双孢菇内源硫化氢的合成途径及其低温诱导机制解析”项目编号:32072292
2.山东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 项目编号:SDAIT-07-08
3.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宏基因组文库的新壳聚糖酶筛选及计算机辅助合理化设计” 项目编号:31301438
4.山东省自然基金“宏基因组新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最适pH值和稳定性的蛋白质工程改造” 项目编号:ZR2018LC022
5.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小黄鱼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壳聚糖酶的研究” 项目编号:BS2013SW034
三、社会服务
作为国家商务部对外培训专家开展了巴哈马、老挝、泰国、哥伦比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培训工作;应邀多次在山东电视台做科普报道;疫情期间关于果蔬贮藏保鲜的建议被新华网、凤凰网等知名媒体转载。主持制定团体标准《长根菇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1项,参与制订标准《金针菇粉》、《破壁灵芝孢子粉》2项。
与江苏、深圳、青岛、日照、临沂、潍坊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主持横向课题10余项,实现科研成果转化5项,合作企业均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教育教学
主讲《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进展与案例》、《葡萄酒工程学》、《研究生seminar》等课程,主编《合成食物学》,参编《果蔬安全保鲜新技术》、《葡萄酒工艺学》。
五、授权专利
1. 新規キト サナーゼC HI 1 、 そのコ ード遺伝子およ びその使用
2. Bacillus Subtilis, Preparation For Preharvest Treatment On Edible Fungi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3. 新壳聚糖酶CHI1、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4. 枯草芽孢杆菌、食用菌采前处理制剂及其应用
5. 新壳聚糖酶CHI2、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6. 一种鱼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方法及试剂盒
7. 一种杏鲍菇甜酒的制备方法
8. 指示食物新鲜度的食用菌基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9. 一种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发酵罐
10. 一种以蘑菇为碳源的模拟酶材料铜掺杂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六、论文
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tia Horticulturae》、《Food and Bioprocessing Technology》、《中国食品学报》等杂志中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0余篇。兼任《Frontiers in Nutrition》客座编辑、《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中国果菜》编委,10多个SCI杂志的审稿人。部分通讯或第一作者论文:
(1)Liu X, Pei Y, Wang C, et al. Hydrogen sulfide, regulated by VvWRKY30, promotes berry color changes in grapevine cabernet sauvignon. SCI HORTIC, 2023,309:111605.
(2)Jiang W, Zhu D, Zhao L, et al. l‑Cysteine Treatment Delayed the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Fresh-Cut Button Mushrooms by Regulating Oxygen Metabolism, Inhibiting Water Loss, and Stimulating Endogenous H2S Production. J AGR FOOD CHEM, 2023,71(1):974-984.
(3)Zhu D, Wang C, Liu Y, Ding Y, Winters E, Li W, Cheng F. Gibberellic acid maintains postharvest quality of Agaricus bisporus mushroom by enhancing antioxidative system and hydrogen sulfide synthesis. J FOOD BIOCHEM 2021, 45(10): e13939.
(4)Wang K, Wang C, Liu Y, Jiang W, Li W, Cheng F, Ma C, Nie Y. Effects of Hydrogen Sulfide on the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Button Mushrooms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Ethylene. FOOD BIOPROCESS TECH 2021, 14(11): 1983-1995.
(5)Liu Y, Pei Y, Zhu D, Liu X, Li W, Cheng F. H2S is synthesized via CBS/CSE pathway and triggered by cold conditions during Agaricus bisporus storage. ELECTRON J BIOTECHN 2021, 50: 23-28.
(6)Wang B, Zhang M, Ge W, He K, Cheng F. Microencapsulated duck oil diacylglycerol: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as anti-obesity agent. LWT 2019, 101: 646-652.
(7)Zhu D, Guo R, Li W, et al. Improved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Effects of Pholiota nameko Mushroom by Sodium Alginate–Based Edible Composite Coating. FOOD BIOPROCESS TECH, 2019,12(4):587-598.
(8)Cheng F, Sheng J, Cai T, Jin J, Liu W, Lin Y, Du Y, Zhang M, Shen L. A protease-insensitive feruloyl esterase from China Holstein cow rumen metagenomic library: Express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ferulic acid release from wheat straw. J AGR FOOD CHEM 2012, 60(10): 2546-2553.
(9)Wang B, Cheng F, Gao S, Ge W, Zhang M. Double enzymatic hydrolysis preparation of heme from goose blood and microencapsulation to promote its stability and absorption. FOOD CHEM 2017, 217: 699-704.
(10)Cheng F, Sheng J, Dong R, Men Y, Gan L, Shen L. Novel xylanase from a Holstein cattle rumen metagenomic libra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xylooligosaccharide and ferulic acid production from wheat straw. J AGR FOOD CHEM 2012, 60(51): 12516-12524.
七、团队简介
本课题组紧紧围绕果菜菌贮藏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团队目前有教授3位,副教授2位,讲师1位,均具有海外工作和学习经历,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山东省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30多项,完成了3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在产业化中得到较好的转化应用;团队目前已经毕业研究生80余位,毕业生主要在高等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等行业龙头入职或攻读国内外高校博士学位。欢迎有远大理想的同学报考本团队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