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3 13:03:41 作者:徐子慧 于志远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0
6月12日,食品学院在食品楼302举办第四十五期“食学研讲”活动。本次活动由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23级研究生门燕芳主讲,主题为“通过掺入肉桂精油制备的缓释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保存蘑菇中的应用”。
门燕芳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目标。传统石油基包装材料引发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而单一生物膜(如壳聚糖高溶胀性、玉米醇溶蛋白低机械强度)难以满足高水分食品保鲜需求。为了克服单一生物膜的局限性并开发性能更优的环保包装材料,该研究采用了复合膜技术。具体而言,通过将肉桂精油(CEO)嵌入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基质(C/Z),旨在改善薄膜结构并提升其综合性能。
研究采用纳米乳化技术(CEO:吐温80=1:3)优化精油分散性,并系统表征薄膜性能。数据显示,CEO添加量0.6%时,氢键作用使薄膜致密度提升,水接触角增至85.87%(基础膜70°),溶胀率显著降低;抑菌圈直径扩大至14.75 mm(较基础膜提升42%),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68.5%,证实CEO与壳聚糖的抗菌抗氧化协同效应;薄膜在模拟溶液中符合Fick扩散定律,50%乙醇环境释放最快,水环境最慢。
门燕芳强调,在蘑菇保鲜实验显示,C/Z-CEO 0.6%处理组在贮藏期内:褐变指数最低(31.2%),色泽稳定性显著(L*值>80);失重率<5%,硬度保持最佳,有效抑制假单胞菌导致的酶降解。门燕芳总结道:绿色包装是食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需深化缓释动力学模型构建,拓展技术在浆果、鲜切蔬菜等易腐食品的应用。
本次食学研讲活动通过食品保鲜技术与先进包装技术结合,系统阐释了从材料设计、功能调控到食品保鲜的作用机制,为生物基活性包装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加深了在场的同学对食品包装从分子机制到产业应用的理解,为绿色保鲜技术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