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宋健琳、张继超:从“吊车尾”到“排头兵”

    2020-06-19 15:43:00 作者:文/曲泽斌 刘娜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0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宋健琳、张继超两位同学经过不断地坚持与努力,最终考研上岸,成功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备考期间,同为舍友的二人,彼此间监督,相互鼓励,用自己的汗水浇灌成功果实,怀揣最初的梦想,砥砺奋进,完成人生的华丽逆袭。

  心怀梦想,扬帆起航向海大

  同一宿舍,同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这样成绩的背后绝非偶然,万事都是要有开始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谈起去海大读研的初心,宋健琳提到了他曾经去海大参观的经历。在那里,他被海大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打动,之后便产生了收集海大照片的想法,将其贴于学习桌旁,立志考上海大读研;张继超同样被海大的美好同样吸引着,再加上考上海大的学长的鼓励和支持,更加坚定了考取海大的决心。

  切格拉瓦说过:“忠于理想,面对现实。”立下远大目标会后,便要敢于改变,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征服我未征服的山峰,摘下我为摘下的星辰,不必成为刻在碑上的历史,只需成为当下的传说。”宋健琳回想备战考研的初期,谈道:“我大学的成绩曾较差,排名靠后,也曾挂过科,但是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想做出改变一定不会晚,既然想做出改变,那就立马付诸实践。”张继超也说到:“只要确定了要考研,就要踏踏实实认真准备,没有白费的努力,一定要坚持!”目标再远大,终离不开信念的支持,不抱怨,不放弃,相信再幼小的萌芽,也能绽放出惊艳的花朵。

  师朋相助,排除困难定信心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考研的成功与师生好友的鼓励与支持是密切相关的。回忆起自己的考研历程,宋健琳表示他最想要感谢自己的班主任何忠诚老师,何老师一直鼓励班级同学考研,开班会时经常给同学们讲考研的好处。另外他还想要感谢食品学院的其他老师,老师们的动员以及往届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让他对考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他考研的决心。张继超也说到了在考研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同学的陪伴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也正是因为这些帮助,最终促成了自己的考研成功。

  谈起师生朋友关系,宋健琳、张继超认为这对于考研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为你在迷茫时指明方向,排除困难坚定信心。此外,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可以使自己少走不少弯路,让自己在考研学习中如虎添翼。张继超说道:“在学习劳累的时候,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出去吃顿饭、聊聊天、散散心情,对于缓解考研压力、放松身心是有很大帮助的。”师生的帮助,为我们排除困难;朋友的支持,让我们坚定信念。有一种力量叫做友谊,它能指引我们到达诗与远方。

  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踏浪行

  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为了备战考研,宋健琳很早便开始准备。为了让自己薄弱的英语有竞争力,他每天都坚持背写单词,练习口语。到了后期,他更是早起晚归,利用自己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查资料、在自习室学习。张继超在班里担任班长一职,还是学生会文艺部的成员。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是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却从不轻言放弃,将就糊弄了事。他总是挤时间去询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也会和老师沟通请教。因此,张继超并未因自己的工作影响到学习,反而借此机会学到了很多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让自己进步了许多。艰苦考研路,宋健琳、张继超作为舍友,他们相互鼓励,共同前行。学习时,他们彼此监督,保持高效的学习效率,遇到困难相互交流,攻坚克难;休息时,他们一起吃饭散步,讨论各自的人生理想,彼此激励,再接再厉。

  时间不会因为你的固执而停滞,却会因为你的坚持而诚实。凭着惊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他们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前进。

  天道酬勤,历经风雨终凯旋

  拜伦曾说过:“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同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回忆起自己考研过程中的艰辛,宋健琳、张继超感慨万千,昔日的努力化作今日的成就,宋健琳、张继超感到发自内心的自豪与满足。宋健琳坦言,考研是一个很公平的过程,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出来了结果就会感觉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面对考研的艰辛与困苦,作为过来人,宋健琳、张继超总结到:一步一步来,刚开始会比较困难,也会有想放弃的想法,因为这并不是一段平坦的道路,只有克服了困难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好的结果。一定不要放弃,走到最后,一定能过去的。成就是与自己付出的时间、付出的努力相匹配的。

  他们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