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霏霏:以梦为马,不负须臾韶华

    2023-10-26 13:09:43 作者:张易 王凤仪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0

  第七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银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三等奖一项、第四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山东省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多次在食品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这是孙霏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期间交上的一份科研创新“答卷”。也正是凭着这样的优秀“成绩单”,在2023年青岛市妇女联合会、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总工会、市科学技术协会六部门启动的“巾帼科创未来之星”评选中,她脱颖而出,获评青岛市“巾帼科创未来之星”;也正是因为科研创新路上的磨砺,她得以顺利步入江南大学开启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深造。

这是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经历

  孙霏霏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生,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七年的农大时光,她从“尝试一下”开始,在不断试错过程中获得成长,在不断付出中收获自信,用坚持和汗水塑造更好的自己。

  “第一次勇敢地尝试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就让我拥有了像家一样的团队,大家在食品楼521并肩作战的场景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还是会眼眶泛红,这真的是我这辈子难以忘怀的经历。”孙霏霏想起科研竞赛的经历还会热泪盈眶,“那段日子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通宵达旦、彻夜无眠……曾经的苦和累,现在都生成了孙霏霏的美好记忆。“有趣的灵魂相互碰撞,一个个独具匠心的想法在食品楼521放飞”。在孙霏霏看来,与大家一起参加科研竞赛的日子,让她们每个人的潜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挖掘,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每想起那些承载着大家笑与泪的日子,她都会由衷地“感谢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感谢“互联网+”“挑战杯”带给我们的成长!”

  一路走来,孙霏霏深刻感受到,科研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科研道路没有一帆风顺。每在科研遇到问题时,精神倍感压力时,孙霏霏就会不断地“对话”自己,“在科研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面临重重困难,面对巨大压力,甚至出现焦虑、崩溃。我们必须要学会坚持,精神上坚持自己的好奇心,坚持强烈的求知欲望,身体上坚持动手尝试,坚持虚心请教”。

那些痛苦日子让我更充实

  “适配体在螺旋藻上的富集和近红外原位杀菌这两个实验,我都不记得重复做了多少次,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试过了,但还是一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连吃饭睡觉都在想着实验失败的原因……”

  这是孙霏霏科研道路上的常态,但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来没有击退孙霏霏,她每次都是积极调整心态,稳扎稳打。请教师兄师姐,请教老师,与老师展开激烈的讨论,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带着问题针对性地看文献,不停地查找相关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在实验过程中,谨慎专注,避免实验失误和误差,最后终于得到了想要的实验结果。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痛并快乐的日子,是那些日子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初行时,觉裹足不前;渐行时,觉生活充实;远行时,觉灵魂丰盈。孙霏霏在科研这条路上的足迹越行越远,越行越稳。带着日益浓厚 坚定的科研兴趣,孙霏霏渴望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坚持不懈地废寝忘食中,她成功进入江南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坚持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用孙霏霏得话说,“科研很苦,可坚持很酷。” 时光不会怠慢每一个执着而勇敢的人,时光更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

不管怎样,我会坚持走下去

  江南大学在食品科研领域一直领先而行,且成果众多,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在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有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新起点、新征程,对孙霏霏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更远的跋涉。

  “在江南大学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我感受到了更加充实更加快节奏的生活,在面对压力时,我会去操场跑步或者打羽毛球,把羽毛球想象成讨厌的压力,用力挥出去,就像扔掉一切烦恼和不开心。运动后,我会觉得神清气爽,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提到现在的生活,孙霏霏笑意盈盈。

  所有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化作明星照亮了前行的路。孙霏霏对未来的规划很清晰“不管怎样,我会坚持走下去,科研这条路带给我的远远不止科研结果那么简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孙霏霏用超常的求知欲来探索知识,用超凡的毅力远行在求知的道路上。她不辞路途遥远艰难只为心中梦想,在有限的时光里逐梦无限的人生,以求知为基,以扎实为梯,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博士生活刚刚开始,她的人生也将继续扬帆起航。未来的孙霏霏将继续投身于食品新科技的研究,为国家的食品事业奉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