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记食品学院考研优秀班级生工1501班

    2019-04-30 13:01:15 作者:文/孙爽爽 来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数:0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1501班共有15人考研成功,其中,邢承宇等几位同学分别被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大学录取,研究生录取率超过50%。这样的考研成绩对于有些学科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生物工程这样一个工科专业来讲,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亦师亦友,甘做铺路石

  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做党的教育事业的铺路石”,是杨庆利老师作为班主任始终坚持的工作理想。

  杨庆利老师是我院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安全研究及应用,在PNAS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明文章70篇,SCI和EI收录52篇,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项,多次被评为青岛农业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

  正如他所说:“因为爱,所以选择,因为选择了,所以要呵护、坚守。”为了帮助同学们宏观把握每个阶段,对自己的未来有清醒的认识,杨老师为学生制定了从大一到大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习与生活规划。在这个时期,杨老师化身为咨询师,仔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后,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而班会是凝聚班级力量、交流沟通思想的一个良好契机。在他看来,班会不只是班主任布置任务、班委汇报工作的地方,也是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的课堂,更是给全班同学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搭建所有同学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班会上,大家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技巧;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找出失败原因,告诫他人;大家在假期实习的所思所想也一起分享;班委同学在一次次的分享汇报中,不断增强总结归纳、组织协调能力。

  坚定信念,勇攀高峰

  “在准备考研期间,会遇到各种阻碍,这些阻碍会消磨你的意志,但要记得,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得到你自己想要的。”生物工程1501班团支书孟淑娟如是说。她选择考研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就是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对理工科而言,读研究生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专业上的学习会更加深入,也具有更强的方向性。通过研究生阶段的项目开发训练,进入职场更能得心应手,更容易进入企业的研发部门,数年后就成为技术研发部门的领导,将来更容易成为企业高层。第二就是想要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本科毕业,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积累和能力提升,这种改变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考研后,未来的就业面或选择方向相对会宽一些、机会多一些。第三就是不忘自己的初心,实现自己的理想,考研就是一种追求自己理想的初心,一种不甘于自我处境的初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复习备考总会有累的时候,谈到这里,生工1501班的王凯狡黠一笑,“我能一直坚持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懂得劳逸结合,适当的放松真的能够让之后的学习更加有效。我有一些小妙招来缓解压力。例如我很爱吃零食,在自己看了几个小时的书时,自己就会小小地奖励自己一个苹果或一个香蕉,既放松心情又对自己身体很好;每天下午安排自己十五分钟的茶点时间,傍晚吃完饭后,又会给自己半小时的时间来舒缓压力,散散步,给家人朋友打电话聊聊天;每个星期我又会放自己半天假,忘记考研,完完全全放松身心去玩。当然也会有压抑的时候,会不停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考研,想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放弃的借口,这个时候,就不会再强迫自己看书了,我会走出教室去玩玩,找研友聊聊天,冷静下来,又会重新找到最初的自己。”

  能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感谢挫折,感谢跌倒,感谢嘲笑,感谢讽刺,感谢一路走来一直没有放弃执着的自己。考研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校园风采,他们勇于拼搏,敢于担当,明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深知要对未来的自己负责。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他们坚信无负今日,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